萬景生產(chǎn)實驗用腐殖酸鈉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
腐植酸鈉為烏黑晶亮,閃著漂亮光澤的無定性顆粒。它無du無臭無腐蝕,極易于水。主要用于收斂,止血,止瀉。用于吐血,便血,泄瀉,嘔吐,脘腹疼痛,小兒腹瀉,脾虛久瀉,久痢。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腐植酸鈉
化學式 C9H8NA2O4
登錄號 68131-04-4
外觀 黑亮色,不定型固體顆粒
分子量 226.14
英文名 Sodium humate
別稱 胡敏酸鈉
應用 主要用于收斂,止血,止瀉
EINECS登錄號 268-608-0
水溶性 極易溶于水
簡介產(chǎn)品名稱 腐植酸鈉(HA-Na)
產(chǎn)品英文名 Sodium humate
產(chǎn)品別名 胡敏酸鈉;腐植酸鈉鹽(胡敏酸鈉鹽);腐殖酸鈉鹽;腐殖酸鈉鹽, TECH. 50-60% (AS HUMIC ACID)
分子式:C9H8NA2O4
分子量:226.14
:68131-04-4
EINECS:268-608-0
腐植酸鈉是以風化煤、泥炭和褐煤為原料經(jīng)特殊工藝加工制成的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大分子有機弱酸鈉鹽,其結構比較復雜,已知腐植酸分子中含有環(huán)、稠環(huán)和某些雜環(huán)(如等),各芳香環(huán)之間有橋鍵相連,芳香環(huán)上有各種功能基團,主要是基、酚基、基、甲氧基、醌基等。腐植酸鈉中腐植酸干基含量超過75%,是一種生產(chǎn)綠色乳肉蛋食品用的良好獸藥和飼料添加劑。
我國把腐植酸做藥用的歷史較久,早在北宋時代(公元1127年)就開始應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東墻土腐爛之古木"和"烏金石"實際上指的就是泥炭和風化煤。但對其開發(fā)利用還是近半個世紀的事,早在1902年,德國先利用泥炭回收氣體中的氨制取了腐植酸銨,其后許多國家的科技工作者在腐植酸用于工業(yè)、農(nóng)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在中國起步更晚一些,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有些早期工作,但真正受到國家鼓勵和推動是在70年代中葉以后,而腐植酸鈉在畜牧獸醫(yī)上的研究還是近幾年國內外探討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