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性能:
施工時無需復雜的施工機械和技術要求,無需長時間的封閉交通,施工后兩小時可開放交通;無需對病害部位開挖,可節省大量的施工費、材料費和養護時間,有效的延緩道路病害的擴散和蔓延,延長道路使用壽命;而且修補后與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顏色接近,有較好的美觀度。
粘接性能:
利用材料本身的粘接能力和表面能原理,修補面與原混凝土反應成統一的整體,從而形成很高粘接強度,施工后2小時的粘接強度可達到1.8Mpa,可與各種病害部位粘接,粘接能力基本不受厚度影響,可實現3mm超薄修補,在伸縮、碾壓、推移等外力下而不脫落、不碎裂
抗壓性能:
修補料固化后有較強的抗壓和抗折能力,兩小時的抗壓強度可達20Mpa以上,后期強度不斷上升,峰值抗壓強度達60Mpa以上,對病害部位有很好的補強和支撐作用,修補厚度3mm即可達到非特殊車輛荷載道路的抗壓要求,在高速和高壓的行車狀態下不會出現破碎和脫落。
5分鐘教會你怎么使用CGM-6道路搶修料對水泥地面起砂修復
工具/原料
CGM-6道路搶修料、小噴槍、高壓水管、手持電鉆攪拌機、膩子鏟、攪拌桶、大抹刀、細毛掃帚、毛刷、灑水壺。
方法/步驟1:
檢查:用工具敲擊路面起砂情況,這是很多做施工路面工程容易忽視的一步,目的主要是檢測起砂起皮現象,檢查基層路面是否松軟。
我處理的這種路面沒有那么軟,起砂起皮現象一般,但影響路面使用性和美觀,所以我必須要處理一下。如果路面起砂嚴重且松軟我們必須使用銑刨機,銑刨至地面露石子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
方法/步驟2:
清掃:用毛刷配合細毛掃帚將路面清掃干凈,把起灰現象和脫皮現象的表面雜物清理至施工面以外。
確保施工面沒有肉眼可見的石子和灰塵。
方法/步驟3:
沖刷:使用高壓水槍進行細致的清洗工作,保證路面無任何可見顆粒物于浮灰。
更細致的工作能讓修復路面更持久穩定,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哦。
方法/步驟4:
浸潤:這一步至關重要!!
先用細毛掃帚把路面可見明水逐一清掃出施工面,稍后讓路面浸潤20分鐘左右,目的讓路面基層浸潤透,讓路面充滿活性。
方法/步驟5:
攪拌:修復材料倒入攪拌桶,每袋混合4kg-4.5kg的水量(16%-18%),配合手持電鉆攪拌機,保持1-2分鐘 以上的攪拌,使漿料無結塊無灰包即可。
方法/步驟6:
攤鋪:直接將攪拌均勻的修補材料倒入操作面內,立即用大抹刀快速攤鋪,然后配合小膩子鏟進行快速刮平處理,讓路面盡快保持平整。路面的漂亮程度完全靠這一步了,所以多進行磨勻處理很有必要。
方法/步驟7:
修補完成后,用手觸摸材料表面硬化以后,即可進行灑水養生,但不能用高壓水沖,防止將表面漿液沖走而影響強度,如果水分蒸發過快天氣,要進行覆蓋養生,根據經驗,覆蓋養生效果好,覆蓋物可用材料的包裝袋、樹枝等就地取材的東西即可,盡量創造條件覆蓋養生。不論哪種養生方式,都需要保持濕潤狀態兩個小時以上。溫度在20℃以上時,兩到三個小時即可開放交通,溫度低時,可適當延長開放時間。如果條件允許,適當延長開放交通的時間也有助于材料性能的提高。
注意事項
在鋪裝路面之前必須保證路面被浸潤投,且路面不能有可見明水,否則影響修復材料的指標。
攪拌的時候一邊加水一邊喂料,這樣可以讓修復材料攪拌更加均勻,每次制好的漿料應即使使用完畢。
修復材料擁有快速凝固的功能,攤鋪的時候提前規劃好,如果面積夠大,可以進行多塊分割處理
如果不急于通車,可以間隔1小時灑水一次進行養護,可以使路面強度盡快達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