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涂料工業
可作為顏料填充劑,具有細膩、均勻、白度高、光學性能好等優點,納米級超細碳酸鈣具有空間位阻效應,在制漆中,能使配方密度較大的立德粉懸浮,起防沉降作用。制漆后,漆膜白度增加,光澤高,而遮蓋力卻不下降,這一特性使其在涂料工業被大量推廣應用。
納米碳酸鈣在涂料中不僅可以作為優質增白的顏料,降低成本,提高涂料油漆的光澤度,干燥性和遮蓋力,及賦予涂料透明、穩定、快干等特性,還有明顯的補強作用。
利用“藍移”現象,將其添加到乳膠中,能對紫外線形成屏蔽作用,達到抗紫外老化和防熱老化的目的,增加涂料的隔熱性。納米碳酸鈣作為填料,填充到涂料中可以大大提高其柔韌性、硬度、流平性、漆膜的沉積性和滲透性。
外墻涂料:將納米碳酸鈣應用到外墻涂料中,涂層展現強烈的“疏水性”,涂層的抗裂強度、耐污染性均得到增強。
水性乳膠涂料:一般乳膠漆配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剛性顆粒,有的配方中含量還相當大,這些剛性粒子的存在會導致涂膜中應力過于集中,使樹脂產生裂紋,納米碳酸鈣的引入,使之與樹脂間產生更多的接觸幾率,產生更多的微裂紋并引起彈性形變,將更多的沖擊能量轉化為熱能吸收掉,從而提高韌性。
通過在傳統的乳膠漆中添加顏填料量2%-5%的經特殊聚合物表面處理的納米碳酸鈣,發現不僅涂料的流變性、開罐效果得到改善,更為驚訝的是耐水性、耐洗刷性、硬度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且耐洗刷性的增加呈現的是幾何級數的增長。
納米碳酸鈣因具有良好的觸變性而應用于汽車底盤防石擊涂料及面漆。
有良好的剪切稀化效應,這樣可以保證施工噴涂過程中降低粘度,具有良好的流動性且不堵塞噴槍口。
分散處理:良好的分散性和良好的觸變性能,納米活性碳酸鈣能夠促使體系產生觸變結構,在施工時的髙剪切速率、低粘度,有利于涂料的流動;在施工前后的低剪切速率下,粘度回髙可防止沾降和流掛。
表面活化處理:使之具有較低的比表面能和較低的吸油值,同時具有較高的屈服應力,保證PVC底盤涂料能形成一定的強度,能抵抗小的擾動和剪切應力。
高白度:白度要求大于92%,可部分取代價格昂貴的白色顏料。
納米碳酸鈣具有的空間位阻效應,在制水性乳膠漆中,能使配方中密度較大的立德粉和鈦白粉懸浮,起到防沉降的作用
二::在油墨行業
經過表面活性處理的納米活性碳酸鈣,應用于高檔油墨產品,其作為主體顏填料有良好的分散性、透明性、提高光澤和遮蓋力。具有優異的吸收性和干性,使用于高速印刷。可調節油墨顏色、濃稠度等性能,調節墨性,降低成本。
納米碳酸鈣在油墨工業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個性化要求改性納米碳酸鈣用于油墨產品中表現出優異的分散性、透明性、極好的光澤和遮蓋力,以及優異的油墨吸收性和干燥性。一般碳酸鈣在油墨中的填充量為3%-10%,要求必須經過活化處理。具體要求如下:
1:透明度:透明度與粒徑、晶形、產品的分散性等有關,一般粒徑越小,透明度越高,油墨用納米碳酸鈣一般選擇透明度不是大的那一種,有較好的印刷適應性。選擇的方法是將碳酸鈣與一定比例的調墨油研磨后,所得到的膏狀物不帶灰色為宜。
2:細度:細度是反應納米碳酸鈣及其他顏料的研磨程度和分散狀況的指標,碳酸鈣應盡可能不含機械雜質,鹽酸不溶物應越低越好,粒徑在30-60nm,且分散良好。
3:粘度:粘度與納米碳酸鈣的用量、分散性和粒徑有關。對于連接填料而言,填充越多,制成油墨的粘度越大;碳酸鈣在連接料中的分散性好,油墨的粘度小。
4:流動性:流動性是粘度的倒數,表示油墨的稀稠程度。流動性與碳酸鈣的晶形、粒徑有關。一般粒徑越大,流動性越大。立方體、球形納米碳酸鈣一般表現出較大的流動性,而鏈鎖狀則通常表現出較小的流動度。因而碳酸鈣產品必須通過控制晶形、粒徑來滿足不同油墨的要求。
5:光澤度:光澤度是大多數油墨的一項主要特性指標,影響因素很多,但納米碳酸鈣的晶形及粒徑分布對光澤度的影響較大。立方體晶形表現出優良的光澤特性,其粒徑分布范圍窄,在油墨涂層中排列整齊,使印刷品表面平整光滑,產生良好的光澤。而鏈鎖狀或棒狀碳酸鈣在油墨中填充,導致油墨涂層表面凹凸不平,使光線發生散射,只適用于消光型油墨的填充。